拼多多能在三年之内一跃成为电商的巨头之一,泥石流般直接的文案功不可没。在激烈的校园营销之战中,脱颖而出的营销文案,可以带来巨大的流量转化。

在拼多多的营销文案中,“1元秒杀”、”3.9元起”、“3件9.9包邮”等诉诸于绝对低价的字眼频繁出现,足可见绝对低价法是拼多多最拿手的好戏。

在校园营销过程中,商家可以学习什么呢?
学习巧用数字的策略。
用户天生就对与价格有关的数字敏感。从视觉性心理的角度来说,数字在获取用户注意力上,存在天然优势。
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讲,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给予的生活费,因此在消费时注重性价比。高性价的数字对他们而言,具有冲击性,从而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。
数字还有另一个好处,就是能使文案显得更可靠、更具权威性,增加大学生对于产品的信赖感,促使其下单。
2、 限时限量大法好
现在许多公众号都在贩卖焦虑。通过焦虑感,引起用户共鸣,从而获得认可。其实拼多多的营销策略也是如此。
“限量1000份”、仅亏1天”、“赶快来疯抢吧”······这些限时限量的营销文案,总是让用户迫不及待地下单。

机不可失,失不再来,这可能是大多数消费者,在面对这些营销文案时的心理。而拼多多,也正在利用它人为制造的稀缺,及其所产生的焦虑,来缩短用户购物的决策流程,尽快促成下单。
大学生还未形成稳定成熟的消费观,容易受到营销广告的诱惑影响购买决策。商家在校园营销时,可以直击大学生的这一痛点。
3、 吃下这枚“安利”
早年间“安利”还是个名词,如今成了一个动词。
自从变成动词之后,就成为了一种社交关系。
“朋友都在用,你不来看看吗?”、“网友亲测好用“、”他们都在吃的零食,你也来一份吧”,拼多多极度口语化的文案,仿佛真的是朋友在向你卖安利一般。


如果可以有效利用社交来进行校园营销,产品想要火遍朋友圈,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~
原创文章,作者:校园猎手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iaoyuanyingxiao.com/campus-marketing-strategy/2412.html